在16世紀到18世紀工業革命發生之前的期間,東亞海運的貿易可說是以中國華人為主的貿易網絡。而中國華人的貿易網到底有多大,先看以下的國外史料:
1511年,葡萄牙攻佔Malacca,發現有六艘中國帆船停泊在港口進行貿易;1572年西班牙人攻佔Manila,他們很容易找到華人幫忙築城,以及船運日常用品前來遞售;1619年荷蘭人攻佔Jarkata時,發現許多華人在那裡經營小買賣,且在當時的東亞區域中,中國的錢幣更成為各國主要的流通貨幣。
從上述的國外史料中,可以發現在東亞水域的各個主要貿易港口中,皆可以看到華人的身影,並從事各種的生意買賣,且是市場上的主要商人群,也就是說,在歐洲人進入這個區域之前,華人在東亞水域的散置網已隱然成形,而在歐洲人東來後,隨著海外貿易的擴大,華人的交易散置網變得更大更緊密。
而當時的臺灣在其特殊的地理區位之下,早就已經成為海外貿易的主要據點,甚至是各種亞洲族群融合的場所,如曹永和所說:「自史前時代起,臺灣便接納著由大陸東南沿海地方排湧而來的族群,以及文化的波動,並且是這些文化種族南漸或北進的分叉路口。」也因為如此,臺灣便成為東亞海域貿易的重要據點,甚至是各國必爭的場所。然而,中國與臺灣那麼接近,何以在明朝並未有大規模的移民,直到明未才發現臺灣的價值呢?這必須先從明朝的海外貿易制度談起。
明代對海外的貿易主要有兩個政策,一個是「朝貢貿易」,另一個則是「海禁」。依張彬村所述,所謂的朝貢貿易是指海外國家到中國來朝貢,順便可作貿易,這種貿易由官方控制,民間的參與也必須透過官方設定的管道。海禁則是指中國平民不准出洋貿易,外國平民亦不准前來中國貿易,所以在這兩個政策的執行之下,中外的民間貿易是被完全禁止的。
不過在16世紀的時候,是閩南社會經濟據變的時期。最大的影響主要有三點。第一點是閩南地區當時耕地已經有限,再加上政治動蕩、社會變亂與水利遭受破壞等原因,使得一遇天災,農收便大受影響,且因為農業技術難以突破,致使農收問題遲遲無法解決;第二點是繁多的稅目增加農民的負擔,且地方世家豪紳勾結政府,把稅賦轉嫁至自耕農身上,導致自耕農更加難以負擔生活的重擔;最後一點則是頻仍的戰事,導致本已惡化的經濟更加雪上加霜。而這些因素成為閩南地區移民其他地區的內在壓力。
此外,在明代中葉以後,因中國境內商品經濟的發達,以及葡萄牙人與日本人相繼在閩浙沿海出現,增加了貿易的機會,形成移民的外力誘引。因此,在內外力的推移及誘引下,使得閩南地區的民眾願意無視政府的海禁命令,而與外國人進行貿易的行為,甚至移民到其他地區,從事商業交易的活動。
從上述理由可知,閩南地區的民眾極度需求新的發展空間,因此逐步向外移民,但在明代初期至中期,他們卻捨棄相對較近的臺灣,而移民至東南亞地區,主要原因可以分為以下幾點:
1. 明初受鄭和下西洋(1405-1433)的影響,帶動民眾前往東南亞的興趣,而且在此一過程中,有不少的中國民眾待在東南亞地區發展,奠基了華人在東南亞發展的基礎。且因為航路的開通,降低了航海上的不確定性,相對於航向臺灣而言,風險是比較低的。
2. 在《籌海圖編》及其他各種有關嘉靖倭寇的文獻中,皆可顯示臺灣是倭寇侵犯中國的路線之一,顯示當時的臺灣是倭寇出沒的場所,也因使使得一般民眾不願意靠近臺灣的海域。
3. 明代中期雖然適度開放海禁,允許由福建目港出海,但航行的範圍仍受到限制,僅限於東西兩洋,即只能在菲律賓向南到婆羅州、印尼的東洋,和自越南、泰國、馬來半島到印尼的西洋這兩個區域,且臺灣至今仍不屬於明帝國得版圖之一,自然使得移民多集中在東南亞地區。
直到明末,因荷蘭人與西班牙人相繼佔領臺灣,以臺灣為東亞貿易的重要據點,而逐步吸引華人前往臺灣開墾,同時因馬尼拉大屠殺的發生,進一步使得華人喪失在東南亞貿易的優勢。直至鄭成功統治臺灣後,帶領大量華人從中國移往臺灣定居,才進一步使臺灣成為華人移民的重要場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